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医院动态 > 正文

跨越36年的守护

时间:2024-05-16

“大夫你好,我是咱们这的老病人儿啦……”近日,我院放疗科门诊接待了一名76岁的老奶奶。看着并不是很熟悉的面孔,我们极力在脑海中搜索,却对这位患者没有什么印象。当翻开泛黄的旧门诊病历本,那时隔36年的时光跃然纸上,那些谋面不多且已经退休多年的科室前辈,似乎亲切地回到我们身边……

从病历本中,能够清晰地看到,这名患者每次就诊时的症状如何、查体情况、接受放疗次数,每次血液学及造影报告对病情的评估,一字一句、简洁明了,无论是周道安主任,还是乔田奎主任,还有陈秋立教授、朱孝珍教授、王敬一老师,他们都曾对这位病人认真诊治。原来,这是36年前曾经在放疗科接受治疗的一名患者,几十年来,她一直在我院放疗科就诊,期间很多前辈已经退休,而这位老奶奶此刻仍安然出现在我们眼前,激动、自豪、担忧,种种情绪搅乱了我的内心,眼眶竟不自觉湿润起来。

回想那个放疗还是二维治疗的时代,这本手写病历本如今显得弥足珍贵,它饱含了几代放疗人精医重道的传承,更反应了患者一直以来的期盼和信任。我院放疗科自1969年11月建科,万钧教授、周道安教授、韩春教授、祝淑钗教授等学科带头人,在峥嵘岁月中脚踏实地,用青春、汗水打造放疗学科,这份沉甸甸的责任、这种医者仁心的情怀,我们这一代,更是责无旁贷,把护佑生命的“接力棒”接稳、接好,树立建设学科的鸿鹄之志,把放射肿瘤专业不断发展壮大,更好地服务社会,服务患者。

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,放射治疗即放疗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尤其是在食管癌、鼻咽癌及小细胞肺癌方面更是不可或缺。放疗技术的进步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基础之一,更好的剂量分布、更精准的靶区勾画以及更少的正常组织照射,为患者的生存质量保驾护航。从最初的二维治疗到三维适形,从调强适形到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、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,从常规分割到立体定向外科及射波刀Cyberknife,从术后放疗到术中放疗,我院的放疗发展一步一个脚印,稳步向前,走在了国内前列。

放疗科重视成员之间的良性沟通,定期召开会议,建立在线交流平台,鼓励科室内部共同会诊,以确保每名患者都能得到全面、系统的帮助。在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,科室负责人积极营造开放、公平、和谐的工作环境,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和舞台,鼓励科室成员参加相关学术活动及培训课程,学习交流行业先进经验。在不断提高专业技术的同时,科室也非常注重人文关怀。大家深知,医疗工作不仅仅是技术活,更要对患者的心灵和身体进行全方位的关注。这名在科室已连续就诊36年的患者,正是对几代放疗人信任的生动诠释。

岁月无情人有情,青春有限爱无限。做有温度的人,说有温度的话,那些不舍昼夜的忙碌、那些精益求精的雕琢、那些将心比心的理解、那些执着冷静的坚持,都是我们竭力守护病人的真实写照。厚厚的病例,是前辈积累的经验,而我们,有幸站在“巨人”的肩膀上,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。我们将坚定的投身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去,不负患者重托、不负青春韶华,用执着和奉献在新时代诠释生命的价值。

/李幼梅 沈文斌 王军